(本网讯/杨晓雨)2018年,李大汪村摘掉了国家级的“穷帽子”。
2019年,摘帽不摘责任、摘帽不摘政策、摘帽不摘帮扶、摘帽不摘监管成效如何?公司各项帮扶举措是否落地生花?脱贫是否具有可持续性?让我们再次走进李大汪村。
基础设施日趋完善
村民闫同雪激动地说:“我家祖祖辈辈在李大汪生活,从没想到把圪龙道(胡同)全都修了,现在俺的日常生活真方便,党的政策真好!”今年初,驻村工作队围绕基础设施建设广泛征求村民意见,村民纷纷反映村里的胡同雨天一脚泥,冬天摔伤腿,尤其是老人出入很不方便。工作队、村两委决定从改善基础设施这一密切关系老百姓生活的问题入手,坚决抛弃擦粉抹脂的“面子项目”,并与镇党委、政府积极沟通,全面推进道路硬化和厕所改造。为把项目落到实处,工作队、村多次向县扶贫办汇报,争取资金。经多方努力,上半年,对全村胡同进行了硬化,面积达9965平方米,投入资金99.6万元。还对出入村的主干道进行整修,改为沥青路面,连通了县交通干道。为了改善人居环境,普及水冲式厕所,对全村200余户的旱厕进行了改造。眼下的李大汪村,道路硬化、危房消灭、路灯覆盖、供电满足、饮水达标、文化设施齐备,村里的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。
村民收入稳步提升
稳定的收入是村民脱贫的保障。目前,李大汪村建档立卡100户,年轻有劳动能力的长年在外务工,留守村里的基本都是弱劳动力,这部分群体是脱贫致富的短板。但是他们中不乏种地的能手、养殖的好手。为了提高村民收入尤其是弱劳力的收入,驻村工作队认真学习农村产业政策,结合村情民情,多次与村两委开会商议,推出提高村民收入的措施:一是引导土地流转,形成种植大户;二是鼓励特色种植,实现土地的最佳收益;三是发展特色养殖,拓宽收入渠道;四是争取政策支持,扩大种养规模;五是借助消费扶贫,助力产业发展。同时,召开党员大会、村民代表大会,加以引导和宣传,并深入有发展种养产业意愿的贫困户家中解疑惑、做工作。随着这些措施的落实,今年村里已经形成养殖大户4户,种植大户3户,借用贴息贷款发展种养业的22户。公司党委书记史立志帮扶的贫困户董付堂,患有小儿麻痹症,他不等不靠,勤劳致富,利用5万贴息贷款搞养鸡产业,已经建成两条自动化蛋鸡养殖生产线,年利润近20万元,成为脱贫致富的典型,并荣获河北省颁发的“脱贫攻坚奋进奖”。陈红普等人经营的百亩林果业,由于公司今年的消费扶贫,采购皇冠梨1.8万斤、合计3.3万元,稳定了当地梨品的市场价格,保护了梨农的积极性,提高了林场务工村民的收入。今年,他们通过土地流转,新种植50亩密植梨,并积极发展林下经济,种植大面积辣椒,解决了村里的弱劳力和半劳力30余人务工问题。李大汪村所有贫困户实现了产业就业全覆盖。初步统计,今年李大汪村建档立卡户人均收入可突破8500元。
教育脱贫深入人心
“识字也不能当饭吃。”这是村里一些人的口头语。但是,今年变了,谁家出了个本科生成了荣耀,成了村民街头的热议话题。
“恁家小儿有出息,考上大连舰艇学院了!中煤一建奖励,上学有补助,就业不用愁,好事好事!”村民都羡慕杜桂田。扶贫先扶智。为了引导村民重视教育,公司专门设立了“扶智教育奖励基金”,为李大汪村考上本科以上的学生进行奖励,彻底斩断贫困代际传递。两年来共奖励13名本科以上(其中3名研究生)的学生,累计发放奖励金14500元。这一做法被当地媒体予以报道。驻村工作队认真落实党的教育扶贫政策,逐户排查义务教育、高中和大学阶段的学生学习情况,主动对接相关学校,核实两免一补、三免一助政策享受情况,李大汪村没有发生一起因贫困上不起学的现象。对于毕业的大学生,工作队积极介绍招聘信息,帮助他们就业。同时,工作队、村两委在村民中大力宣传村里毕业大学生稳定就业的典型。村干部陈志河儿子陈晓宇研究生毕业,现在天津专利局工作,月收入3万多;村民杜电荣四个孩子都考上了名牌大学,大儿子在北京已经就业;村民陈来军大儿子研究生毕业,在四川国家电网就业,月收入2万多……典型引导加政策保障,村民重视教育蔚然成风,靠教育脱贫的理念深入人心。
民生政策全面覆盖
李大汪村现有的建档立卡户,因病致贫的39户,占39%,因病是制约脱贫的主要原因之一。赵青粉原来是家里生存的顶梁柱,两个儿子都有残疾,自从她患脑出血后,又要治疗又要生活,一家的日子极度困难,家徒四壁。杜现忠正是年富力强,但由于糖尿病的长期折磨,经济极为拮据。
为了帮助他们改善生活,摆脱贫困,一是积极帮扶。公司严格落实“三日一网”要求,积极发挥各帮扶责任人的作用,上门宣讲扶贫政策,排查三保障情况,提高政策知晓度。二是热心帮办。2019年,驻村工作队帮助办理慢性病6人,申办低保5户9人,解决就医难4人。三是因户施策。对慢性病、大病户的弱劳力,结合村两委安排力所能及的公益岗位;因病又无劳力的,列为低保对象;因病支付费用较大的,纳入防贫机制,有保险公司评定后给予补偿。驻村工作队还和村两委商议,免去了村民的卫生费和小麦种植保险,由村集体列支,减轻了村民的生活负担。今年,没有发生一例返贫现象。
班子建设持续加强
驻村工作队注重抓党建促脱贫,认真指导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,为脱贫攻坚等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公司党委书记、执行董事史立志和党委副书记、纪委书记王宗祥分别到村开展“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”主题教育和上党课活动,接受座谈学习的党员达60余人次。组织班子成员到129师接受红色教育,引导扶贫村干部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,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;村里发展大计和民生大事严格执行“四议两公开”制度,主动接受村民监督;组织村两委干部到市里医院进行全面体检,关心村干部身体健康,全身心投入基层工作,服务好广大群众。通过组织两委干部参观、交流、学习、座谈等形式,拓宽了班子成员的致富发展思路,提升了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。两委干部心往一处想,劲往一处使,旱厕改造、推广使用洁净煤、推广节水麦种、扮靓乡村等各项工作均处在全镇前列,村集体收入由2016年的2万元翻倍增加到10多万元,在全镇29个村排名第二。中煤一建帮扶的回隆镇李大汪村正沐浴着党的精准扶贫好政策,朝着脱贫致富的目标稳步前进。